中國汽研:以科技創新為汽車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是中國汽車工業誕生70周年,也是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起步之年。經過70年積累與沉淀的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奔赴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成為當下的核心要務??萍紕撔抡蔀槠嚠a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和驅動力。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中央企業所屬“雙百企業”“科改示范企業”2022年度專項考核結果的通知》,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研”)榮獲“科改示范企業”等級“標桿”評級,這也是中國汽研第二次獲評“標桿”等級。
中國汽研在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以科技創新為綱,踐行央企責任與使命,以標準為核心,搭建集成技術服務、數據應用、裝備推廣的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為汽車行業踐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包括政策研究、技術研發、檢測認證、裝備推廣、數據應用、創新孵化在內的全方位、全價值鏈的有力支撐;與此同時,為車企品牌與產品品質提升提供權威技術服務,為幫助消費者樹立理性消費觀提供專業顧問支持。
今年1月,通過央企專業化整合,中國汽研正式重組并入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檢集團”)。按照規劃,未來中國汽研將進一步強化檢驗檢測專業化整合優勢,圍繞新車產業生態,將交通運輸板塊打造成汽車質量服務行業的標桿。
2023年,中國汽研迎來了發展新階段。中國汽研將構建以檢測工程、能源動力、信息智能、后市場和裝備為核心主業的事業部體系,形成業務轉型升級發展新模式;優化以北京院、蘇州院、深圳院為區域總部的全國空間布局,提升重慶總部能力建設,加快區域屬地化服務能力建設;圍繞標準認證、政研咨詢、數據信息、品牌宣傳,打造平臺化、專業化賦能中心,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以檢測認證為核心 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認證和評價體系認證強則產業競爭力強。2020年,汽車行業納入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中國汽研成為汽車行業惟一評估機構;2021年,中國汽研建立了12個細分產品的評價能力,發布了11項團體標準,開展了共計41款整車、12款關鍵系統和零部件的企業標準評估工作。為汽車全產業鏈健全標準認證體系、強化檢測評價能力,全面提升汽車行業制造水平和汽車產品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為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中國汽研著力在新能源、智能、雙碳等領域打造覆蓋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檢測認證和測試評價體系,并牽頭制定多項標準及規范。據了解,2022年全年,中國汽研牽頭立項22項標準,《公告》申報通過率穩居行業前三。
今年1月,由中國汽研投資建設的國家氫能動力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按照規劃,該檢驗檢測中心將建成氫能全產業鏈的測試評價能力體系,總體規劃建設五大試驗室:整車試驗室、動力總成試驗室、燃料電池試驗室、氫能輔件試驗室、電池電機試驗室,并提供包括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儲氫系統、氫能動力系統、燃料電池整車等領域的技術咨詢服務。
面向未來,中國汽研如何以更專業、更雄厚的檢驗檢測認證實力繼續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
在并入中檢集團后,中國汽研將扎實推進檢驗檢測認證資源的專業化整合,形成發展合力。按照規劃,2023年中國汽研將通過一系列創新全面提升研發檢測認證一體化服務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檢測工程事業部將著手打造法規研發業務融合銷售體系,強化資源整合,加強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業務協同,做大做廣做強市場盤;持續推動設備與耗材、材料與質控等原有“奇兵業務”升級,加快釋放智能網聯準入、混合動力準入、五星健康車測評等“新奇兵”,做大“奇兵集群”效能,全力推動創新業務轉化;重點推動整車、環保、風洞、部件等業務領域的轉型升級,打造從“單兵作戰”到“協同攻堅”的整體作戰能力。同時,整合檢測工程優勢資源,重點推進雙碳、智能、新能源等技術領域不少于15項標準立項;完善技術/產品規劃,迭代產品型譜,在駕乘評價、試驗場數字化、線控底盤測評、CAE仿真等方面形成不少于3個拳頭產品;此外將以風洞數字化平臺建設為案例,探索數字化創新商業模式;與此同時,加強新能力預見性投資,在智能化、低碳化等方向加強投資布局,打造與行業發展趨勢相匹配的核心能力。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夯實技術服務核心競爭力
作為行業第三方機構,多年來中國汽研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搭建了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平臺,全面夯實面向全行業、全價值鏈的技術服務核心競爭力。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公布首批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和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中國汽研入選其中。
自中國汽研2020年實施“科改示范行動”以來,中國汽研高質量發展開創了新局面,通過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和加大研發投入強度,激發科技創新動能,在智能網聯、氫能等領域完成多項技術攻關;通過健全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推進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內部市場化改革,鍛造培養出一支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通過強化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人均效能穩步提升。
據了解,圍繞科技創新,中國汽研目前已構建起以重慶總部為核心,輻射全國主要汽車產業集群的技術服務布局,成為我國汽車產品開發、試驗研究、質量檢測的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目前已擁有國家燃氣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噪聲振動和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替代燃料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國家智能清潔能源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重慶)、國家機動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重慶)、國家氫能動力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機動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等國家級平臺,聚焦“安全”“綠色”“體驗”三大技術領域,提供解決方案、軟件數據、裝備產業三類產品,為汽車行業高質量持續發展提供了全面的科技創新支撐。
按照規劃,下一步,中國汽研將持續增加投入強度,打造核心技術產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23年,中國汽研將聚焦十大重點業務領域,優化產品化項目分類機制。利用“CR-PDS2.0”和C-DMOP信息化系統加強過程管控,強化指南論證,優化立項流程;完善根技術虛擬研究中心運行和考核機制,實現核心技術突破不少于3項;通過激勵政策保障科研人員隊伍,確保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5%。
為加大科技創新成果產出,使創新成果更好地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汽研將優化科研平臺管理機制,確保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持續穩定運行;加大知識產權挖掘與保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壓實推進科技獎勵規劃,計劃在2023年實現省部級和行業級以上科技獎勵不少于5項;持續擴大和強化中國汽研的科技創新影響力和競爭力。
未來中國汽研將以科改示范行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等一系列國企改革行動為契機,充分發揮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排頭兵的示范帶頭作用,打造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科技創新尖兵。
以前瞻趨勢為突破 打造全產業鏈科技平臺
從新能源到智能再到雙碳,契合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中國汽研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前瞻布局,試圖打造面向未來汽車行業發展需求的、覆蓋全產業鏈的權威科技服務平臺,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賽道”的競爭占據主動。
在新能源領域,國家首個氫能中心獲得CNAS、CMA資質,并開創了氫能三電實驗室綜合性交鑰匙工程,展現了中國汽研在新興領域蓄勢聚力的發展潛能與創新活力。在智能化領域,中國汽研智能中心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2022年新增百萬級客戶20家;在自動駕駛領域,目前中國汽研整車裝備成為國內惟一完整的ADAS測試裝備供應商;中國汽研的智能指數也在去年發布了全球首個L2+導航智能駕駛測評規程;數據中心以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為核心抓手,去年全年咨詢業務同比增長37%;前瞻布局在用車健康管理等算法體系,建成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年檢試點,為行業企業在新賽道中的競爭提供全方位技術、標準、測評支撐。
未來,中國汽研將把握全球汽車產業“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加速融合的機遇期,以“融合突破”為主題,聚焦電能與氫能領域,以標準為引領,打造“測評+數據+產品”核心競爭力。在信息智能化領域,將聚焦安全、體驗兩大技術主線,著力打造優勢突出的信息智能綜合服務能力。圍繞“雙碳”戰略,前瞻布局在用車健康管理等算法體系,聚焦在用車全生命周期綠色、健康及價值管理,打造立足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于全價值鏈的綠色、低碳、高效的技術服務解決方案。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征程,站在70年的新起點,中國汽車工業也迎來了邁向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步入發展新階段的中國汽研,將繼續與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助力中檢集團加快世界一流檢驗檢測認證企業建設,以科技創新為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