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br id="fmee0"></wbr>

          <form id="fmee0"></form>

        1. <form id="fmee0"><source id="fmee0"></source></form>
          <nav id="fmee0"><listing id="fmee0"></listing></nav>

          始于草莽 終于規范,披荊斬棘的二手車

          發布日期:2023-08-01· 中國汽車報網 陳萌 編輯:焦玥
          陳萌 編輯:焦玥

          中國二手車的故事始于1985年,雖然發展史剛及中國汽車工業70年發展史的半程,卻實現了年交易量從0到最高1759萬輛的跨越,而且交易增速反超新車,成為驅動中國汽車業蓄力上行的重要引擎。
            縱觀三十余年的發展,2016年和2022年無疑是二手車行業兩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前者是二手車行業開始受到政府空前重視的一年,首次被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秩序漸趨規范、行業誠信開始重塑、消費意識逐漸形成;后者則是歷經多年努力,阻礙行業發展的“三座大山”終于被徹底推倒的年份,新政為二手車行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昂首邁入從小、散、弱到規范化、規?;?、品牌化發展的新階段。
            不過,機遇與挑戰總是如影相隨,當二手車行業喜迎新政的同時,正在經歷產業和行業轉型的陣痛,重重挑戰和市場洗牌逐漸加劇,轉型求生還是激流勇退是擺在很多二手車從業者面前的艱難抉擇。

          新生與成長
            1985年7月1日,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成立,這是北京市國資委下屬企業,其前身為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北京市生產資料交易市場”。不過,在當時像這樣的交易市場屈指可數,更多的二手車處于自由交易狀態,馬路邊、大橋下甚至小樹林都能成為二手車交易的場所。
            由于此時的二手車車源基本都掌握在“黃?!笔种?,他們既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也沒有企業經營資質,所以當時的二手車交易風險非常高。在魚龍混雜的市場中,不法“黃?!睂⑹鹿受?、調表車、盜搶車重新包裝后再以高價售出,牟取暴利。當消費者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后,要么拿不出證據,要么連賣家都找不到,只能忍氣吞聲。不規范的交易方式和不誠信的市場環境,令消費者談二手車色變,行業口碑一直難以樹立,雖然市場需求旺盛,但交易量一直處在低位。
            1998年,二手車行業的發展迎來轉機。當時,原國內貿易部印發《舊機動車交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首次對我國二手車交易行為做出規范,從此二手車行業從野蠻生長進入了有序發展階段?!掇k法》第三條指出,舊機動車流通涉及車輛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社會治安管理、環境保護管理等方面,屬特殊商品流通,必須在批準的舊機動車交易中心進行。第八條指出,舊機動車交易中心實行分級審批制度,原則上每個地級以上城市批準設立一個。同時,《辦法》對申請設立舊機動車交易中心必須具備的條件、交易中心名稱、舊機動車交易行為等事項做出了說明。
            1998年,北京中聯汽車交易市場經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經北京工商局注冊成立。次年,全國第一家有交易主體的舊車交易市場北京中聯汽車交易市場開始營業。此后,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量逐年上升,為了適應舊車交易市場日益發展的需要,按照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布局方案,在北京東、西、南、北四個區域各建一家綜合汽車交易市場。繼位于南部的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和西部的中聯汽車交易市場之后,北部又建立了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在東部建立了東方基業汽車交易市場。
            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于2002年7月按政府規劃從豐臺區南二環菜戶營整體搬遷至南四環花鄉,自籌資金購地建設的新市場結束了過往租地臨建經營的局面?;ㄠl市場二手車經營區內禁止個人游商,全部為持有國家工商局營業執照的二手車公司,按銷售價格區間共分為四大二手車經營區,所有二手車經營區采用全封閉電子化入庫管理。
            二手車交易市場模式漸成主流,為車輛交易提供了正規的場所,市場中僅允許在工商部門注冊過的二手車經紀公司和二手車經銷公司進行經營,“游商”變“坐商”,大大減少了二手車交易“一錘子買賣”的發生,不過二手車交易中仍然會出現車況與商家描述不符、不退訂金、車輛手續不全等亂象,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另外,對于開辦二手車交易市場的條件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場壟斷,個別二手車交易市場憑借其壟斷地位向商戶收取服務費,甚至有市場相互串通,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損害了商戶利益。
            在此背景下,《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于2005年正式實施,取消了二手車交易場所的專營壟斷,標志著國內二手車行業進入全面成長階段。當年,二手車交易量為145.02萬輛,而10年后,這一數字飆升至605.29萬輛。在2005~2014年的10年間,我國二手車交易量增長了3倍多。這主要歸功于2009年啟動的“汽車下鄉”和購置稅優惠活動,掀起了全國范圍內一波新車的增換購高潮,極大地促進了二手車交易量的增長。
            然而,交易量的高速增長無法掩蓋的是,在這10年間,一場席卷全國的二手車“限遷運動”極大地抑制了二手車的全國流通。截至2014年,全國已有95%的地級以上城市,以環保為由限制未達到本地環保要求的外地老舊車遷入。但在業內人士和法律專家看來,這一做法相當于給外地車輛流入設置壁壘,同時也無法真正起到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
            此外,由于二手車增值稅征收辦法難以適應行業發展以及車管所在二手車過戶時只認交易市場開具的發票,導致市場外的經營主體在經營二手車時仍然要到交易市場辦理過戶手續,向市場交納服務費,二手車交易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混戰與重塑
            2015年,互聯網自營交易平臺、二手車汽貿企業作為首批“場外”經營者正式入場。優信、汽車之家、瓜子二手車、人人車、天天拍車等一批帶有互聯網基因的二手車平臺相繼涌現,算上此前成立的信息分發平臺第一車網和二手車B2B企業車易拍,這些互聯網企業的業務覆蓋二手車交易各個環節。
            B端交易補貼與C端的廣告投放,使得全年二手車交易量同比大幅提升。2015年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941.71萬輛,環比增長340萬輛。一年后,國內二手車交易規模突破1000萬輛。2018年6月,優信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中國二手車電商第一股。
            但是對于中國二手車行業的復雜性,互聯網企業的預判明顯不足。在持續幾年以巨額投入維持擴張態勢之后,車置寶、車來車往等企業資金鏈出現問題,最終倒閉。優信、瓜子、人人車等企業也在資金壓力下,調整了自己的戰略布局。
            互聯網企業的進入雖然未能顛覆以中小車商為主要經營主體的二手車市場形態,但不可否認,他們給行業帶來了積極的改變。二手車價格更加透明,車況更加公開,更多商家開始提供延保和售后保障,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金融貸款更加便捷,這些變化讓消費者改變了對二手車的傳統認知。與此同時,一部分難以適應市場變化的小車商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二手車流通帶動新車銷售、盤活存量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然而二手車限遷、稅收和商品屬性缺失的“三座大山”一直困擾著二手車經營企業,二手車難以便利流通。此外,盡管以次充好的不誠信行為大幅減少,但是偶爾出現的“退一賠三”案件仍然令二手車行業整體誠信度受損,消費者購買二手車仍顧慮重重。
            2016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文件指出不得制定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推行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便利交易方在車輛所在地直接辦理交易登記手續;加強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快建立覆蓋生產、銷售、登記、檢驗、保養、維修、保險、報廢等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體系;加強二手車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優化二手車交易稅收政策。
            破除二手車限遷并非一日之功,一方面各省市擔心放開限遷,自己會成為低排放標準二手車涌入的洼地,一方面由于《意見》的層級不及省市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所以很多省市都在觀望。在《意見》規定的截止時間內,撤銷限遷的省市屈指可數。
            隨后,為督促各省市落實破除限遷,國務院成立了督導組,并要求各省市回函告知破除限遷工作情況。在此后幾年中,國務院、商務部等部門的新聞發布會和文件中屢次提及取消二手車限遷和便利二手車流通,推動全國大流通的局面逐漸形成。
            2020年4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二手車經銷等若干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發布,自2020年5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從事二手車經銷業務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減按0.5%征收率征收增值稅。增值稅“優惠”政策為二手車企業從經紀模式向經銷模式轉型提供了必要條件,部分汽車經銷商集團和獨立二手車車商開始以經銷模式經營二手車。
            2020年疫情暴發,二手車行業短暫沉寂,2021年迎來22.6%的同比增長及1758.51萬輛的交易量,達到新車銷售規模的67%。
            2015~2021年的7年間,二手車交易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9.3%,而新車市場的銷量則從2459.76萬輛增長至2627.5萬輛,年復合增長率僅為1.1%。
            2019年4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關于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明確,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積極穩妥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二手車出口業務在試點地區正式開展起來。起初,相比國外,我國自主汽車品牌知名度低,合資品牌價格高,出口手續繁瑣,沒有出口退稅等問題比較突出,進入國外市場困難重重。不過隨著出口政策和流程的不斷優化,以及試點企業努力開拓市場,我國二手車走向海外的道路越走越寬,尤其是新能源二手車出口增速較快。
            陣痛與探索
            2022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小型非營運二手車,自8月1日起全面取消遷入限制,10月1日起轉移登記實行單獨簽注、核發臨時號牌。
            這項政策的推出,標志著二手車商品屬性得到確立,以往車商不得不租借身份證,通過個人背戶方式經營二手車的問題在政策層面得到了解決。自此,壓在二手車行業的“三座大山”被移除,為二手車經營企業品牌化、規范化、規?;l展打下了政策基礎。
            截至目前,二手車經營企業中,已轉為經銷模式的車商占52.7%,還有31.2%有計劃轉型,另外13%的車商表示不會轉為經銷模式,而還有3.1%的車商表示比較迷茫,不清楚下一步應該怎樣做。
            經營主體的轉型已然開啟,但從市場端看,多項利好政策的落地未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在內外部環境沖擊下,2022年至今二手車行業遭遇低谷,交易均價下降、庫存周期延長、企業經營利潤走低。這一方面是由于市場需求減弱,二手車不好賣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政策在落地過程中遇到問題,相關細化措施沒有跟進,一些地方對政策的理解和執行還不到位,加之相關部門疏于監督導致車商在轉型中遇到困難。
            比如,《意見》指出允許二手車交易市場代為行使稅務局的開票、車管所的過戶等行政權力。
            然而,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對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的線索進行核實后卻發現,有的交易市場憑借這些行政權力,向辦理相關業務的個人、商戶捆綁名目繁多的“增值服務費”,形成壟斷。
            又如2022年7月,《商務部等17部門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取消對開展二手車經銷的不合理限制,明確了登記注冊住所和經營場所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以外的企業也可以開展二手車銷售業務。但一些地方的車管所仍然只認市場開出的發票,二手車經銷企業除了要繳納增值稅以外,依然要通過市場才能辦理二手車過戶,實際上加重了企業負擔。
            另外,各省市相關部門對二手車行業的關注度不同,讓企業獲得不同的感受。一位車商表示,在轉為經銷模式、真金白銀地納稅后,企業獲得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不僅為這家二手車企業頒發了“放心門店”的榮譽,而且還在土地利用方面給予了優惠政策。但也有車商表示,轉為經銷模式之后,既增加了增值稅成本,又沒有得到任何政府補助和優惠政策,經營壓力反而更大了。
            面對復雜的市場形勢以及行業轉型的新時代,二手車商一方面在經營中加強庫存管理,注意控制庫存周期,即便利潤極低甚至虧損也要清理長庫齡車。另一方面,車商也將業務拓展到了新能源二手車,并順應市場需求衍生出回購等業務,而且除了車輛本身,還開始探索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處置等業務。

          》》》相關鏈接

          二手車行業政策大事記

          ◆1998
            1998年《舊機動車交易管理辦法》
            二手車行業從此得到政府部門關注,正規的交易市場由此誕生。在當時的環境下,文件的出臺為二手車行業設置了門檻,有利于行業走向正規化,有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
            ◆2005
            2005年《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
            該《辦法》明確了二手車交易經營主體和經營形式,一定程度上取消了交易市場的專營壟斷,同時進一步規范了二手車經營行為,有利于活躍二手車市場。
            ◆2016
            2016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
            在二手車行業被變本加厲的“限遷”困擾多年后,該《意見》的發布終于讓行業看到了破除限遷的希望,行業信心受到極大鼓舞。
            2016年6月《商務部等11部門辦公廳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的通知》
            二手車異地交易的流程簡化被提上日程,為日后車輛檔案電子化,二手車跨省交易車輛查驗和過戶等流程的優化打下基礎。
            ◆2019
            2019年4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關于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
            盡管困難重重,但打通出口業務有利于促進我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從成熟汽車市場經驗看,二手車出口也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2020
            2020年4月《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二手車經銷有關增值稅政策的公告》
            在這一政策的推動下,部分二手車企業率先行動起來,拋棄了以往個人背戶的經營方式,從經紀模式轉為經銷模式,開始依法納稅,因此也降低了企業經營的法律風險。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
            督促地方取消對二手車經銷企業登記注冊地設置的不合理規定,相當于進一步鞏固了交易市場外二手車獨立經銷商的經營地位。經營主體多樣化有利于市場競爭,也有利于企業打造自身品牌,誠信經營。
            ◆2021
            2021年4月《關于推進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便利二手車異地交易的通知》
            明確提出了二手車交易中的車輛查驗和實物檔案等問題,極大地便利了二手車跨省交易的流程,消費者也從中獲益。
            ◆2022
            2022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自8月1日起對小型非營運二手車全面取消遷入限制,10月1日起轉移登記實行單獨簽注、核發臨時號牌。
            二手車商品屬性終于得到確立,限牌城市二手車只能采用“背戶”方式經營二手車的問題得到解決,經營二手車在流程上更加便捷。

          熱門推薦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下载,色综合中文字幕无码,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中文字幕熟女乱码,亚洲欧美丝袜久久精品